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,而彩燈藝術作為非遺文化的一種,在歷史的長河中經久不衰,從蠻荒時代的烈烈篝火到文明時代的熠熠燈彩,彩燈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明。
燈彩,又叫“花燈”,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品。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燈彩有仙居花燈、泉州花燈、東莞千角燈和湟源排燈。
01
仙居花燈
仙居花燈
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系因燈面圖案由刀鑿針刺成孔、燈身無骨而得名,其發源地在浙江省仙居縣皤灘,后延及橫溪、白塔、田市、下各、朱溪等鄉鎮。
相傳無骨花燈始于唐代,俗稱“唐燈”,明清時技藝趨于成熟。1996年,仙居針刺無骨花燈榮獲中國民間藝術作品金獎、澳門第四屆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。2000年,仙居縣被文化部命名為“中國民間藝術之鄉”。2006年,該遺產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仙居花燈的制作和造型藝術都和古代的人們生活息息相關。
仙居針刺無骨花燈融繪畫、刺繡、建筑藝術于一體,造型別致,空間感強,立面變化豐富,結構細膩生動,是傳統女紅技藝的杰作。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燈面圖案由光線透過刀鑿針刺的孔洞留影而形成,其造型方法亦獨樹一幟,通身不用一根骨架,由大小不等、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。單燈風姿卓越,組燈氣勢恢弘,具有很高的審美觀賞價值。在仙居當地,既用作饋贈的禮物,又用于民居裝飾,在民間節慶活動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。無骨花燈的花色品種曾經多達八十余種,現已搶救恢復27種,挖掘、保護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深入。
02
泉州花燈
泉州花燈
泉州花燈起于唐代,盛于宋元,一直延續至今。其主要分布區域為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、豐澤區,延及周邊的晉江市、惠安縣、南安縣和永春縣。泉州花燈歷史悠久,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,是南方花燈的代表。
2006年,泉州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“刻紙燈”的工藝出現較晚,首創者是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(1892—1983),花燈的所有圖案全由制作者自己設計,再用刻刀在紙板上刻出來。刻紙燈不用骨架,全以刻好圖案的紙板拼成。后來,李堯寶又在這些鏤空的圖案內鑲上玻璃絲,創作出精美絕倫的刻紙料絲燈。1978年,藝人蔡炳漢創作了“針刺無骨燈”。這種燈的圖案全是用鋼針在制圖紙上密密麻麻刺出來的,光源從針孔中透出,顯得晶瑩剔透、璀璨奪目。現在泉州花燈的主要傳承人有陳明華、李珠琴、吳祖贊、許謙慎、陳昌土、陳麗霞等。曾經一度繁盛的泉州花燈目前制作分布的區域明顯縮小,從業人員銳減,花燈制作成為了一門“窮手藝”,且銷售的時間性強,在此形勢下,泉州花燈制作程序簡化,技藝流失,急需搶救、保護。
03
東莞千角燈
東莞千角燈
千角燈是廣東東莞民間工藝的瑰寶,原為東莞趙家所獨有。東莞趙氏為宋帝皇族后裔,相傳元初時趙家開始扎制千角燈,配飾的燈帶共24條。千角燈十年扎制一次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在濮藩宗(即解元坊之趙氏宗祠)展出過。燈雖不斷重制,而燈帶仍為宋物,一向由趙家珍藏,20世紀60年代被毀。2006年,該遺產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千角燈的制作中斷40年后重新復蘇,現主要傳承人在莞城區政府的支持下費時八月扎制成了千角燈,但畢竟已至耄耋之年,后繼乏人,因此急需將千角燈制作技藝傳承下去。
04
湟源排燈
湟源排燈
湟源排燈流傳于青海省湟源縣城關鎮,其產生可追溯至清代嘉慶、道光年間,當時內地客商云集湟源縣城,湟源城內商鋪為招攬顧客而紛紛制作名號招牌,招牌內插蠟燭,夜晚一點亮便熠熠生輝。后來各商鋪的名號招牌制作得越來越精致華美,成為帶有底座而形態圖案各異的牌燈,橫跨街道的大型排燈即是在牌燈基礎上改制而成的。2006年,湟源排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湟源排燈的框架用上好木料制成,框邊雕刻精細考究,其形狀有長方形、馬鞍形、扇形等,一般長2米,高0.6米,厚0.4米左右,前后面分3至6檔,每檔畫一圖案,內容為商家自選的歷史人物、典故、山水花鳥等,各圖之間相互關聯,里面仍用蠟燭點亮。入夜以后湟源城街道上一排排排燈交相輝映,絢麗多彩。此俗一直沿襲到清末民初,并得到當地商會、火神會的支持,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都會舉行排燈展掛活動。
1958年,排燈框架大多被毀,圖案也基本散失。1992年,湟源縣文化部門組織藝人重新制作了70副排燈,趕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掛。1997年,湟源縣重新形成了排燈一條街。現湟源排燈制作的主要傳承人為張生錄、楊增貴、張廷恩等。因為中斷了三十多年,不少排燈制作的傳統技藝已經失傳,且后繼無人,湟源排燈這一特色民間工藝目前正處于瀕危狀態,需加以搶救、扶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