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氣祥煙籠寶殿,上元佳節(jié)祈豐年
中國人對“節(jié)”,自古以來便是集合了天時、地利、精神文化、信仰與期望的情懷表達。每一個節(jié)氣對于時間的考究,都是人類對于上天恩澤的回饋儀式。每一個時間的儀式里都是人類對于自然的尊敬與時歲虔誠地守候。
年復一年,便有了風俗。
在古代,將全年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即正月十五稱作上元。在上元日這天,老百姓要“作膏粥以祀門戶”,迎紫姑。入夜后,人們插燭舉火“照田蠶”、“逐地鼠”,希冀全年莊稼少災害,“蠶桑百倍”。相傳為俗,成為上元日的特定活動。
這便是最初上元節(jié)燃燈的雛形,月上梢頭,燈影綽約,關于來年的期盼與愛,在燈火明滅與愛人的笑臉上閃爍跳動。而后到了唐朝,受到經(jīng)濟文化的有力驅動,得到進一步發(fā)展,唐代的史籍稱燈節(jié)為“燈影之會”,自此,元宵燈節(jié)則又稱“燈會”、“元宵燈會”了。
唐代燈節(jié)的雅致與盛景,早在“張臨光宴,白露轉花,黃龍吐水,金鳧銀燕,浮光洞、攢星閣,皆燈也。”這句玄宗之言中,窺見到了當時上元佳節(jié)燈會的精妙,所聞百般動聽,所見之處皆是天下文化奇景。
2018年,在仲權“彩燈小鎮(zhèn)”的9塊嘉慶年間的石碑上,有一塊明確記載:“天燈之設昉自漢唐而萬年之稱……”經(jīng)考察組專家初步研究,這一發(fā)現(xiàn)或將把自貢燈會起源提前至漢唐時期。
文人墨客賦詩唱詞,普天百姓歌舞升平,流光溢彩間,是來年的瑞氣磅礴,豐年之意皆于金輝間,造不眠之夜。
年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
自宋代開始,唐代開創(chuàng)的元宵燈節(jié)的放燈由三天增加為五天,元宵游觀之盛前所未有。宋朝元宵張燈,其代表之作“鰲山”燈,氣勢恢宏,體量巨大,疊翠堆金,浮光耀影,常為燈會壓卷之作,寓“江山永固,長治久安”之意。故帝后、嬪 妃、臣僚都要在特定的時辰觀賞鰲山燈。
《明憲宗元宵行樂圖》中的鰲山燈
同時宋代開始,元宵燈會的燈品材質更趨多樣,制作更趨精巧。在制作工藝上巧妙運用獸角、琉璃等多種材質,將燈造成牡丹、蓮荷等花卉的形狀,更有車輿燈、佛塔燈、鬼子母燈、鯇燈、玉燈等等。
自宋代始,元宵燈會上的藝術活動大大增加,形成了萬眾參與的大文化活動。《武林舊史》中提到“閑設雅戲煙火,花邊水際,燈燭燦爛,游人士女縱觀,則迎門酌酒而去”的場景,便看出當時的燈會可見一斑。
元、明、清三代的元宵仍是一個重要的節(jié)日,明清時期的元宵燈會更普及到全國各州縣鄉(xiāng)鎮(zhèn),只要是漢民族聚居的地方,哪怕是邊遠小鎮(zhèn),也是“花燈煙火照通宵,鑼鼓雜耍鬧達日。”各地在元宵前夕,都開設了燈市,燈的種類亦日益繁多。
明有朱元璋遷居金陵,辦十里燈市,清有乾隆帝御制《冰燈聯(lián)句》中“片片鮫冰,吐清輝而交璧月;行行龍燭,騰寶焰而燦珠杓”的宮廷燈景,至民國,無論中山就任,討袁勝利,北伐奏凱,抗戰(zhàn)結束等何等因素影響,元宵燈會依然保存了人們對于來年與未來的美好期許和精神寄托,其豐富多彩、熱鬧喜慶不減半分。
從盛唐光景到災禍亂世,抑或到了太平盛世的今天,上元佳節(jié)燃燈祈福,在千百年的流轉里,依然是當時的那輪明月皎潔,依然是當年的笑聲盈盈,依然是當年的月下燈前,把所有美好的期望,都悄悄藏進了光影里。
年年歲歲意相似,歲歲年年燈不同
無論是秦淮河邊的光影交錯,還是自貢彩燈的高大新奇,燈會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,其歷史底蘊不光是體現(xiàn)在時間的打磨上,更多的是在千百年中,把中國人對于自然的敬畏感恩一直延續(xù),把人類情感融入時令地節(jié)之間的鏈接,把天地祝福糅合進人與人之間交流。
從古法的工藝,到現(xiàn)代技術的加入,自貢燈會在時間流轉里,不僅僅是一場文化活動,更像是每一代人之間對于新年的共同鏈接。千百年來,燈會變了很多,而從不曾改變的,是記憶中,我們都對來年有祝福,對未來有期盼。我們守過除夕,鬧到元宵,千百年所有前人古人的美好愿望,都在燈火流轉中,至今熱熱鬧鬧。